武钢襄阳重材公司特钢转型纪实
2016年以来,武钢集团襄阳重型装备材料有限公司按照国家推进结构性重组、抓好“去产能”工作的决策部署,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份在武钢调研中提出的“武钢开展去产能工作要试点先行,把武钢化解产能做成范例”的指示精神,主动化解过剩产能,聚焦生产精品特钢,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作为武钢特钢基地,武钢襄阳重材公司逐步加深对优、特钢市场的研究,聚焦优势产品,最终确立了向高端装备制造材料转型的目标,公司充分利用技术装备优势,通过开发WGH13模具钢、硅钢炉底板及冶金用大型渣罐、阳极模板等高精尖产品,形成了一批效益突出的特色品种,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真正走好转型之路奠定基础。尤其是公司自主生产的国内最大型的36立方钢渣罐,钢水用量达到76吨,可满足客户使用次数8000次,铸造和冶炼的难度达到了公司钢渣罐的极限生产能力。在严谨的技术措施保障下,经过上下通力合作,精心操作,国内特大钢渣罐一举浇注成功,成为武钢重材公司最大的创效亮点。随着核电设备、大型船舶、矿山机械、汽车工业及军工产品等行业的发展,重型、超重铸件的需求快速增加,公司将抓住这一黄金机遇,勤跑国内市场及出口贸易,做好产品定位、强化品牌、优化质量,在全面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发展道路上,铸就良好口碑。
随着公司转型步伐的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和新技术的攻关力度也不断增强。公司借助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三峡大学和武钢研究院的研发力量,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聘请成熟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分激发职工创新创效潜力。通过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公司研制的H13模具钢锻后热处理方法等一批国家专利让企业在行业内占据了主导地位;采用“两炉连浇”先进工艺生产的36m³、33 m³、25 m³渣罐顺利浇铸并交付宝钢湛江钢铁基地,WGH13系列模具钢、硅钢炉底板等拳头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针对国内市场需求放缓,公司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加大产品出口量,通过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市场需求趋势和国内外同行业的领先技术,加强与诸多国际知名钢铁贸易商的深度合作,实现对高端市场的引领和中低端市场的扩展战略。部分高端模具钢和大型铸钢产品,出口德国、日本、韩国、赞比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航空航天、化工机电用模具钢,电力通讯和冶金制造用特磁钢、硅钢炉底板、阳极模板等产品,在众多企业和重大工程项目中的广泛运用,赢得了用户和市场的认同。
在管理体制创新方面,公司推行利润承包,对二级公司实行风险承包和绩效考核,在现金流管理、预算核算管理的精细化上下功夫,划小核算单元,让每一个经营实体精打细算。通过经济责任制考核用好薪酬分配的导向作用,二级公司自行制定适合自身需求的各项收入和补贴办法,体现多劳多得,奖优罚劣的原则。同时,鼓励干部职工组建创收创效的小实体。通过多项措施支持鼓励已组建的气体经销部、物流管理部、物业管理部、餐厅部完全走向市场,扩大规模,创新创效,着力通过物业管理、绿化建设与维护等多种渠道,融入地方城市发展,提供城市服务,安置人员,减轻企业包袱,并逐步成为新的盈利点。同时,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支持鼓励干部职工“带队伍、闯市场、创事业、兴实体”。
下一步,武钢襄阳重材公司将围绕“去产能、转机制、做精品”深入推进企业二次转型,通过化解过剩产能优化现有人员结构,整合内部组织机构,加强产品、产线的优势聚焦,充分利用化解过剩产能后形成的人员优势、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及市场优势等,全面提升产品档次,围绕铸钢、锻钢主业生产线和武钢股份产品销售延伸线,全力打造精品特钢品牌,同时,紧盯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探索拓展绿色建筑市场,推进企业向轻资产化发展模式转型。
武钢集团襄阳重型装备材料有限公司 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