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湖北省模具工业协会网!
行业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智造时代 未来中国需1.42亿高技能人才

点击次数:2171 次  更新时间:2015-08-18

  在德国工业4.0工作组提议的17个研究主题中,跟“人”有关的主题有4项。“中国制造2025”同样也把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作为整体战略的支撑与保障写入报告。
  博世集团CEO沃尔克马尔邓纳尔博士(Dr.rer.nat.VolkmarDenner)曾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工业4.0将改变在制造业领域从业人员的资质要求。一方面,对于拥有工程背景与IT技能的人才需求将会上升;另一方面,对于重复性劳动以及低水平的工作人员需求则会降低”。
  从某种程度上讲,工业4.0的发展为资历浅、低水平的从业者带来了更大的就业压力,而制造行业具有跨学科、跨行业背景的高素质人才会越来越抢手。
   适应工业4.0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缺乏也带来了教育市场的商机。今年5月在重庆举办的2015工业4.0峰会上,不只一个发言人论及智能制造时代人才和教育这个话题。
  来自德国巴伐利亚州的BBW教育集团在这次峰会上推介自己的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是职业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以BBW集团在仪征技师学院的项目为例,他们按照德国标准为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提供机电一体化方面的培训。学生第1至2学年在学院,第3学年在大众汽车公司。除了每人约70000欧元的培训费让人咋舌以外,不可否认这种教育培训的架构和理念是很好的。
  为企业提供智能制造系统的理念培训与训练的爱波瑞精益管理咨询集团,甚至已经把自己的教育产品模块化,他们认为基础智能技术的个性化学习与实践将迅速普及。
  除了这些针对企业的人才培训,在培养适应工业4.0发展的新型人才上,最不应该缺席的就是高校。工业4.0以及中国制造2025已经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了一大挑战。
  一方面,高校现存科系和专业比较割裂。有人认为,在人才培养上不能打破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壁垒,要发展工业4.0就是空谈。不同专业互相之间如何彼此渗透贯穿,以及注重跨学科的研究与教学,将是未来高校的教育培养方向。
  另一方面,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企业用人需求存在有偏差,学生到了企业不能快速适应。当然现在情况已有所改观,大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和“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也写入了《中国制造2025》。
  “新技术在高校这种独立的环境中孕育成熟,并在短时间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德国东威斯特法伦-利珀大学教授霍尔格?伯切丁(HolgerBorcherding)看来,“在这里研究工作还有一个优势:年轻、未受技术或者公司文化影响的学生们更愿意尝试新事物。新方法被年轻的毕业生从高校带到公司。”
  但高校在工业4.0中的重要性或许还普遍处于被低估的状态。
  今年4月和5月,记者两次造访同济大学,拜访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海德堡基金教席主任林松教授,并参观了位于同济嘉定校区的中德先进制造技术中心。
  同济大学尤其是中德学院对工业4.0的思考与应对,让我们看到,在工业4.0的浪潮里,中国的高校并没有缺席,有些甚至站到了研究的最前沿。
  得天独厚  
  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PaulunErich)在上海创办了德文医学堂,翌年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这就是今日同济大学的前身。两年前在埃里希?宝隆的祖国诞生的工业4.0概念,如今跨越万水千山来到了中国,也来到了这所跟他有着深厚渊源的大学。
  同济大学在中德教育、文化交流合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济”二字即取德国人与中国人合作共济之意。因为有着这份在对德合作上得天独厚的优势,现在,同济大学希望在工业4.0研究上扛起一面大旗。
  目前在同济大学,由校长裴刚亲自挂帅,一支跨学科的工业4.0研究队伍已经组建起来,囊括了中德工程学院、中德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等多个学院在内的众多专家教授。
  “中国工业地域发展不均衡,有的地方落后,有的地方先进,对应起来,发展水平从工业1.0到工业4.0可能全都有。”林松对记者解释道,“中国制造2025要解决这么多问题,如果在落后的地方解决,那就是2025的1.0版本,在上海比较发达的地方,可能就要把它提高到工业3.5或4.0水平。”
  他们认为应该根据工业技术在时间和地区上发展的不平衡采取不同的策略,从手工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途径发展先进工业技术。可见,同济“2025i4.0”主要是针对工业发达地区提出的。至于其中的“i”,林松说,这个字母除了industry,还可以有多重含义,做智能设计的,做集成研发的,做信息服务的,都可以从中提炼出一个“i”,未来可能会充分围绕这个字母搞出一些实用的东西。
  而同济的拼音“tongji”与“i4.0”共用一个字母“i”,组合成“tongj-i4.0”,这种提法强调同济大学有一支工业4.0研究团队,更为直观。
  现在同济大学各个学院也都在起草自己的东西,研究如何抓住工业4.0的这次机遇。在对德合作上更有优势的中德学院自然被作为重点来抓,校方要求中德学院要拿出一个像样的方案来。现在林松和他的同事们正在构思这个方案。
  “中德学院教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围着这一点画一个圆,这些圆铺成面,在工业4.0这张大网上就形成一个局部的小网。如果两个专业的圆有相交,那就说明我们有共同的地方,需要协作起来。我们每个教授发挥自己的专长,但是又从属于整个这张网。”林松说,他们希望这样把资源整合起来,在工业4.0或者中国制造2025上做一些实实在在的研究工作。
  1998年成立的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是由中德两国政府支持的国际合作办学机构,学院要接受德国教育学会的严格验证。学院里的工作人员由中德双方人员组成。
  中德学院在教学和科研上跟德国联系非常紧密。慕尼黑工业大学等四所德国著名高等学府分别参与了学院四个学部的建设。每个学部下面又有很多不同专业研究领域的教席,每一个教席背后对应一家德国支持企业。林松教授是海德堡基金教席,他背后的支持企业就是德国的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中德学院教学大纲的制定上都是跟德国对等的。汉德双语教学,借鉴德国研究生培养模式,面向实践,贴近企业需求。中方教授多有海外留学经历,德方教授来自德国著名高校。
  每年中德学院会有两次“德国周”,德国教授来给学生上课。学院有中德双学位项目,每年会有15名优秀学生获得资助,同时攻读同济大学和德国精英大学双硕士学位。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最近也行动起来,以德国的河流来命名成立了莱茵班,就是要按照德国人的教育模式来培养工程师。中德学院的老师也纳入了他们的教学团队,下学期林松教授将担任莱茵班学生的第一次全德语专业课:机构传动技术(自动化和智能化)。
  中德之间的频繁沟通保证了中德学院的学生能够及时获得德国第一手的资料。林松的办公桌上搁着一份德语材料——工业4.0在生产、自动化、物流上的应用的报告,这份材料十几天前在德国刚刚出来,他说:“我面对的学生,是未来工业的希望,他们更需要最新的东西,而不是过去的东西,过去的东西他可以在学校自己找到。”
  同济大学把中德学院当做工业4.0的研究平台,德国人已经在给出建议,怎么从科研、教育、展示及应用等四个方面铺网。中德学院现在正在构思成立专门针对工业4.0的新专业。
  今年上学期起,这所历史悠久的高校已经率先在全国首开面向全校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工业4.0导论》选修课程,以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工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熟悉发展工业4.0的步骤、实施方案及未来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研究、培养、实验、应用  
  同济大学的工业4.0研究应该是四条线同时并进,一个是研究,一个是人才培养,一个是实验平台,一个是工业应用。这四个方面相互相成,研究直接为技术应用和人才培养服务,人才培养又反过来提升研究水平;实验平台支撑研究结果,为人才培养提供实践环节,同时为工业界展示应用技术;工业应用又不断对研究和人才提出新的要求。
  “工业4.0对我们同济来讲是一个机遇,我们以研究为主,可以支撑教育,可以支撑工业,可以通过实验来支撑研究并为人才培养提供实践环节。”林松这样告诉记者。
  从科研的角度来讲,同济大学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了。
  去年10月,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联手德国PHOENIXCONTACT公司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更早之前,2013年10月,同济大学中德学院联合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共同组建了中德先进制造技术中心。
  5月14日,在林松教授的引导下,记者参观了位于同济大学嘉定校区的中德先进制造技术中心。实验室里摆满了操作机器人、数控机床等各种设备,计算机、传感器、射频识别装置等构建起信息物联网,再加上软件,形成了一个虚实结合的智能制造系统。
  在一个工厂自动化展示平台上,机械手快速而准确地抓取流水线上的工件。一旁的操作人员用一台iPad就可以控制整个生产线。中德先进制造技术中心获得了很多德国企业的支持,这里的很多设备都是西门子、ABB、Beckhoff、博世、蔡司等德企资助的。
  中德先进制造技术中心除了验证教授们的理论(尤其是工业4.0方面)研究成果,就是把这些成果展示出来,让企业能够直观地看到。技术中心目前跟多家汽车企业有项目合作。
  “脱开企业搞工业4.0一定没出路。”林松说,做任何一个研究一定要有企业,在实验室里研究出来的东西要在企业里面行得通才能叫成果。他们会去找企业,而现在企业也积极地来找他们,校企结合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让工业技术研究落地。
  比如林松联合上海图书馆,主持承担了上海市文创资金扶持项目452:机构传动系统设计服务平台,实现了对数字平台海量信息的支撑。这个数字化平台提供4个服务,即知识服务、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和平台服务,得到了上海市文创办350万元的支持,是高校、技术服务及企业合作的一次成功实践。
  林松认为,高校的优势是很明显的——做前期的技术研究,出来研究成果以后,企业可以马上把这项技术应用到产品上,进入市场,所以,“高校教师不能只是做学问写文章,一定要研究这些技术,成熟一点就往工业界推一点,而且成熟一点就把这些技术交给学生,学生是面向未来的,必须要知道未来的技术发展”。
  林松要求学生学会自己去找研究题目,自己到企业里去,跟企业的技术人员打交道。学生毕业后去向多是那些著名的德资企业,有的学生甚至还没有毕业学生就被德资企业预定了。
  在平常的教学科研上,林松特别注意学生跨学科跨专业的合作,机械、物理、电信专业的学生也会参与到他的科研课题中来。但在他看来,中德学院的学生还达不到跨学科的要求,大部分学生在本科生建立的基础还不够好,但是学生有较强的可塑性,作为教师就是要充分利用其可塑性,培养高质量技术人才。
  身为机构学的研究专家,林松认为培养人才是推进工业4.0的重要一步,“简单比喻一下就能看出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如果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新产品研发,也许我可以一年设计一台新机器,但是我如果能培养10个年轻人出来,他们有这种本领之后,一年可以造出10台新机器,如果这些年轻人今后在他们的职业道路上继续影响其他人,这种作用就会传承下去,这就是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就在今年3月27日,同济大学举行以“准备好迎接工业4.0了吗”为主题的中德工业创新和教育改革战略研讨会。中德两国高校、企业的代表分别围绕“教育及人才培养改革”和“科技创新研究及应用”两议题展开探讨。
  同济大学网站上当天的新闻这样写道:“工业4.0涉及多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核心是实现技术,高校的工程教育应当积极应对,主动求变,组合优质师资,打破专业限制,开设现代理论与技术课程,并通过与先进企业联手发展,面向未来培养符合工业4.0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贴士一
     德国工业4.0工作组提议的工业4.0十七个研究主题之中跟人员相关的四项  
  一、形成各种可能的以人为本的工作组织形式,包括自组织性和自治性,特别是为老龄人提供年龄适应的工作机会。  
  二、工业4.0将社会和技术融为一体,为员工的工作范围的扩大、能力及专业水平的提升、以及改进获取知识的途径创造更多可能性。  
  三、以便于学习的工作条件和便于交流的工作形式来提升教学效率,形成信息技术日渐增加的新型学习内容。  
  四、利用适用的和便于学习的学习工具,让使用者可以无师自通。
  
  贴士二
      《中国制造2025》关于“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10点要求:  
  一、加强制造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组织实施制造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核心,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和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培养造就一批优秀企业家和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  
  三、以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先进制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高等学校建设一批工程创新训练中心,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四、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转型,建立一批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示范,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  
  五、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制造业急需的科研人员、技术技能人才与复合型人才,深化相关领域工程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
  六、加强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完善各类人才信息库,构建产业人才水平评价制度和信息发布平台。 

  七、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人才的表彰和奖励力度。  
  八、建立完善制造业人才服务机构,健全人才流动和使用的体制机制。  
  九、采取多种形式选拔各类优秀人才重点是专业技术人才到国外学习培训,探索建立国际培训基地。  
  十、加大制造业引智力度,引进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

(文章来源: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 Reserved  湖北省模具工业协会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15012237号-1  技术支持:武汉珞珈学子  后台管理   
地址:武汉市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大楼西楼  邮编:430074  联系方式:13720265939  027-87543490  业务咨询  

湖北省模具工业协会微信公众号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2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