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杨叔子院士: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的“大先生”
2022年11月4日22时53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先行者、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杨叔子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不幸逝世,享年89岁。
89年的人生旅程中,杨叔子院士将具有卓著贡献的69年时光,留在了苍郁葱茏的喻园,留在了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华中科技大学——
作为机械工程专家,他着眼于应用亟需,推进了时间序列分析的工程应用,解决了切削过程中的颤振问题并实现了无颤振切削,攻克了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的国际难题;
作为科学家,他前瞻学科交叉发展趋势,在国内率先提出并开展了智能制造探索性研究,牵头承担了智能制造领域第一个国家级基础性重点项目,成为我国智能制造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的开拓者;
作为教育家,他主张“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必须两翼齐飞、不可或缺,率先在全国理工科高校中扛起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大旗,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
图为杨叔子给学生上课。
诗礼传家勤奋求学,“出国就是为了回国”
生于乱世,长于乱世,是杨叔子幼年生活的真实写照。1933年9月5日,杨叔子出生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一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是被誉为“辛亥风云人物”的民主革命先驱杨赓笙。父亲提出的“清廉爱国,师表崇德”的家风庭训,影响了杨叔子的一生。随着父亲躲避抗日战火的岁月,杨叔子无法进入小学接受正规教育,5岁起便在父亲指导下念古书。9岁进入高小学习时,杨叔子已遍读《四书》《诗经》《书经》,唐诗三百首与百篇古文更是烂熟于心。深厚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心中埋下家国情怀的种子。
图为幼儿时期的杨叔子。
1952年,国家百废待兴,怀揣工业报国梦,数学成绩总是第一名的杨叔子报考了武汉大学机械系。院系调整时,该系并入华中工学院。1953年,他转入新成立的华中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继续学习。
谈起大学时光,杨叔子脱口而出的一个词是“艰苦”。“因为从天资上讲,我这个人不太适合学工科。”数学、物理等基础课程门门优秀的杨叔子,面对机械工程学必备的动手能力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但杨叔子知道“人生在勤,贵在坚持”,想要成人成才,必须克服困难。
图为大学二年级的杨叔子。
1956年,杨叔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激动地写下了《七律·喜讯批准入党》,用“自此螺钉装配罢,无朝无夜奋奔腾”来表明自己激动的心情以及要用所学技能为组织贡献力量的决心。同年,杨叔子毕业并在华中工学院机械工程系金属切削机床教研室担任助教。
为了当一名合格的教师,杨叔子下了一番苦功。除了讲慢一点,再慢一点之外,杨叔子会提前将整堂课的讲授过程都思考一遍。哪儿该慢,哪儿该停顿,哪儿该提问,甚至连每一块黑板该如何书写,他都会提前作好安排。有条不紊的课堂教学,渐渐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1980年,杨叔子成为系里的学科带头人,47岁破格晋升,成为当时湖北省最年轻的两位正教授之一。
图为1975年杨叔子与学生在一起。
1981年,杨叔子前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做高级访问学者。访问期间,杨叔子分秒必争、潜心学术,完成了一本题为《动态数据的系统处理》的讲义初稿,为本次访问提交了一份完满答卷。临近访问期满,美国方面以优厚的待遇来挽留杨叔子,希望他延期返华。面对优越的科研环境和可观的年薪,杨叔子没有犹豫,毅然踏上了回国的路程。
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回国?”杨叔子反问:“为什么不回国?”因为在他心里始终坚持——“出国就是为了回国”。1982年年底,杨叔子学满归国。
“见困难就上”,在科研道路上力耕不辍
“见困难就上”是杨叔子在科学探索和研究道路上一贯的行事风格。
——填补国内空白,时间序列分析的工程应用结出硕果。
在美国访问期间,杨叔子接触到了时间序列分析的相关研究,并意识到其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价值。回国后,杨叔子将在美国学习的收获与教学科研相结合,大力推动时间序列分析在国内机械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填补了国内在时间序列研究领域的空白,使得中国的时间序列研究达到甚至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在实践方面,杨叔子带领团队与武汉军区总医院三内科、六七二医院以及华中工学院附属医院合作,开展肠鸣音临床检测研究。后来,杨叔子又在卫生统计领域中引入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模型,成功实现对人口死亡情况的群体预报及气象因素分析。
在理论方面,杨叔子通过课程教学、举办会议以及著书立说等途径,进一步发展了时间序列分析的理论研究。1983年,杨叔子以《动态数据的系统处理》讲义为基础,为华中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研究生开设了《时间序列分析及其工程应用》课程。同时,杨叔子积极联络相关专家学者,促成了国内“时间序列分析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学术讨论会”的定期召开。
图为杨叔子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家工作讨论。
随着理论与实践的丰富与深化,杨叔子连同王治藩、吴雅等人对《动态数据的系统处理》讲义进行反复修订,最终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时间序列分析的工程应用》一书。书中提出的众多概念与方法,填补了国内在时间序列研究领域的空白,大多达到甚至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攻克国际难题,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至今仍处于先进水平。
随着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对精密器械、精密仪器制造的需求与日俱增。钢丝绳是工业生产中的常用部件,它的承载能力直接关系到设备及人身安全。断丝是钢丝绳损伤的极端表现,一旦发生断丝则意味着钢丝绳无法继续工作。当时,国际上普遍认为对钢丝绳断丝进行定量检测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但杨叔子以“见困难就上”的行事风格,相信中国人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攻克这一国际性难题。1984年底,他与同事接下了这项世界难题——“钢丝绳断丝在线定量检测”。他们与煤炭部抚顺煤研所合作,经过反复试验,仅花一年工夫,就研制出“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系统”,解决了这个世界难题。他们还结合电磁理论、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模式识别等多学科知识,不断在实践中修正系统,相继开发出“GDIY-Ⅰ型便携式钢丝绳断丝检测仪”和“GDJY-Ⅱ型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仪”等。
这一系列仪器在断丝定量检测技术方面是国内首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荣获国家发明奖。直到今天,这项技术在国际仍处于先进水平,不仅运用在钢丝绳上,也运用到了油田的抽油管上。
——再铸科研领域里程碑,首倡智能制造成为国家战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智能技术及信息通信驱动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开始萌芽,智能制造就是这次工业革命的核心议题。西方发达国家争先恐后地发起智能制造工程,力图在这一全新领域抢占科技制高点。这一动态很快便被密切关注国际科技发展前沿的杨叔子捕捉到了。
经过广泛研读与系统思考,杨叔子发现,仅仅将人工智能引入机械制造,只会形成一个个“智能化孤岛”,无法从总体上提升制造中决策的自动化水平,要迈向智能系统的全面智能化,必须从“人工智能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上升到“智能制造”。
图为杨叔子20世纪90年代初在实验室指导研究生。
1989年,“机械制造走向2000年——回顾、展望与对策”大会在华中理工大学召开。杨叔子在会上宣读了以“智能制造”为主题的论文,在国内首次探讨智能制造系统的问题。1991年,杨叔子率先在华中理工大学组建了智能制造学科组,带领团队开展国内最早的关于智能制造、智能装备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992年,华中理工大学组建智能与集成制造研究中心,为我国智能制造领域的基础性研究开创了先河。1993年,杨叔子牵头申报的“智能制造技术基础”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获准设立,成为我国首个智能制造方面的重点项目。
杨叔子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华中科技大学第一位院士。
在杨叔子提出“智能制造”之初,这一概念并未受到国内同行的认可与重视。如今,智能制造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
高擎文化素质教育大旗,掀起“人文风暴”
除了在科研领域取得辉煌业绩,杨叔子也因在国内理工科高校中掀起声势浩大的“人文风暴”而享誉高教界。
图为1995年,杨叔子与学生在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后交流。
严格意义上,自1951年在南昌一中担任班主任起,杨叔子即有了正式的教学经历。自1956年留任华中工学院以来,杨叔子更是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使杨叔子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弊病甚为明晰。他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其真正使命是培养既有爱国情怀,又有创新意识的“现代中国人”。但长久以来国内高等教育却表现出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等问题,掣肘着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这是杨叔子倡导文化素质教育的根本原因。
而让杨叔子下定决心推进文化素质教育,还与其亲身经历的两件“小事”有关。
第一件事是杨叔子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几位美籍华人教授对我国的教育现状提出质疑:“中国来美的留学生,ABC(英语)很好,XYZ(专业知识)很棒,可是对中国古典文化、民族历史、地理知识知之甚少,这种学生毕业以后能不能为自己的国家努力工作?”
第二件事是杨叔子在1994年初任校长时收到一封学生来信。信中说:“杨校长,有件事情我想不通。作为一个中国的大学生,英语四级过不了关就不能获得学位证书,这点我赞成。因为要改革开放,要中外交流。但是汉语错别字一大堆,用词不妥,句子不通,文章不顺,居然可以拿到学位证书。请问杨校长,这应作何解释?”
这两件事情引起了杨叔子的深思: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国家的地理、历史知之甚少,对悠久的传统文化一无所知,甚至都不能掌握自己国家的语言,那怎么会对祖国产生深厚的感情呢?怎么会为民族服务呢?鉴于此,杨叔子希望通过实行文化素质教育,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来培养爱国情怀与创新意识兼备的现代大学生。
杨叔子担任校长期间经常深入学生中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图为1995年与我校学生在一起。
为了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杨叔子在华中理工大学领导班子的支持下,于1995年面向各层次学生首次举行了“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随后,学校还通过开办人文讲座、首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多项有力措施,在全国高教界逐步掀起人文热潮。同时,杨叔子不断走出校门推广文化素质教育。他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百余所院校举办人文讲座300余场,吸引听众30余万人次,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此外,由他任编委会主任、汇集国内高校人文讲座精品的《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现已发行数十万册,并被《人民日报》誉为“重塑大学人文精神的力作”。
如今,中国高等教育界广泛传颂着杨叔子的一句名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
图为2010年9月18日,杨叔子为新生作入学教育报告。
今年国庆期间,杨叔子从医院回到家中三天,他同爱人徐辉碧教授说:“回顾我这一生,在党的培育下,在同志们的帮助下,做了一点工作,我是幸福的。”
而今,他将“人生在勤、贵在坚持”的毕生奉献留在了华中科技大学,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卓著贡献留在了华中科技大学,将“爱国情怀与创新意识兼备”的殷切期望留在了华中科技大学。三尺讲台上,那个激情吟诵诗词歌赋的“大先生”身影,将永驻华中大人的心中。
科学人文总相宜,大先生风范长存!
杨叔子院士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