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湖北省模具工业协会网!
政策法规
地方政策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湖北省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部分)

点击次数:4658 次  更新时间:2016-10-13

  五、重点领域
  (一)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
  1  冶金。
  控制总量,优化存量,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实现企业脱困升级、提质增效目标;积极推进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全面确立冶金绿色发展理念,建立绿色环保生产体系。到2020年,冶金产业规模达到4500亿元。
  (1)主攻方向。
  钢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冶金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改善低速增长的“新常态”盈利能力。推进绿色制造,加快建立钢铁企业产品制造、高效能源转换、社会废弃物再资源化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可循环钢铁生产流程。加快锻材和模具钢等高端产品的生产。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冶金工业向工业园区和靠近原料、靠近用户的地区集聚,建立市场消费和原料主导型相结合的产能分布格局。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加快冶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探索钢铁产品定制化生产模式。
  有色金属。提升铜铝冶炼技术,做强优势骨干企业。加快延伸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链,差异化发展特色产品,做强铜铝精深加工产业。合理有序开发省内优势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加强再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壮大城市矿产再生资源利用体系。加快有色金属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提升智能化水平,开发企业间的定制化、个性化产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建立企业与下游用户战略合作机制,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提升产品价值和企业服务功能,加快推进企业由有色金属产品制造商向有色金属材料服务商的转变。
  (2)发展路径。
  一是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严禁新增钢铁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低效产能平稳退出、差异化处置“僵尸企业”,促进企业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二是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紧盯下游行业产品升级新需求,强化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着力拓展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推进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是加快两化深度融合。以智能工厂示范、信息技术推广为着力点,努力实现集研发设计、物流采购、生产控制、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为一体的流程型工业全链条系统智能化。四是增强原料资源保障。充分利用国际矿业市场低迷的大背景,抢抓国家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时机,加快海外矿产资源布局步伐,配合期货市场、港口物流仓储等建立稳定可靠的原料资源保障体系。五是推动绿色发展。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先进环保节能技术开发与应用,实现清洁生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优化节能减排措施配置系统,提高企业能源精细化管理水平。
  (3)空间布局。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和“专精特”中小企业;加快特色冶金产业园建设;改造提升产业集群,实现产业集聚区向产业集群转型。
  2  石化。
  着力优化产业布局,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培育龙头企业,采用智能、绿色技术设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加快发展乙烯及下游加工产业,改造提升磷、盐、煤化工等传统产业,发展精细化工、高端化肥,促进产业链延伸。到2020年,石化产业规模达到9000亿元。
  (1)主攻方向。
  石油化工。加快炼油技术改造,实施石化油品升级及适应性改造工程,扩大炼油规模,提升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和催化重整等二次加工能力,提高成品油等级。优化乙烯、芳烃产品结构,延伸乙烯产品产业链。打造环氧乙烷、碳五、碳九、芳烃、丙烯、橡胶等下游产业。发展合成树脂及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三大合成材料及其改性复合化工新材料产品。积极建设聚乙烯、聚丙烯、丁二烯、环氧乙烷、环氧氯丙烷、醋酸乙烯、乙丙橡胶、EVA树脂、苯乙烯、乙二醇醚、乙醇胺、聚乙烯醇、聚苯乙烯、EO/EG等系列产品项目。采用组合工艺技术,加大炼油副产物回收利用,大力发展有机化工原料,实现炼油与化工的互供和优化,降低吨油能耗和物耗。
  磷、盐、煤化工。大力发展黄磷循环经济,改造提升黄磷提纯及磷酸精制技术,发展黄磷下游高端产品,重点发展食品级、饲料级和特种磷酸盐,积极发展磷酸酯、亚磷酸酯、膦酸酯等磷系阻燃剂,亚磷酸酯类、季戊四醇双亚磷酸酯等磷类抗氧剂,磷系水处理剂,含磷药物和药物中间体等有机磷化学品。积极推广湿法磷酸精制工艺,重点发展半导体级、面板级、准电子级、医药级、食品级、饲料级、工业级等各类高纯化、超微细、具有特种功能和专用性的磷酸及磷精细化学品。优化氯碱产业结构,重点发展高聚合度、高抗冲、掺混、共聚特种PVC和乙烯法PVC。发展有机氟、有机硅、聚碳酸酯、MDI、TDI、氯化法钛白粉、氯化聚氯乙烯、氯化聚丙烯及其他高技术、高附加值有机氯产品。促进汞防治技术、国产化离子膜和阴极电解等先进技术应用推广及产业化。改造提升煤化工产业,鼓励煤化工企业以合成氨、氢气、尿素为原料发展甲醇、乙醇、二甲醚、己内酰胺等有机化工产品,因地制宜开发甲醇制芳香烃、煤制乙二醇及副产品综合利用等现代煤化工项目,鼓励产品就地加工转化。
  精细化工。加大技术创新,拓展精细化工领域,重点开发高性能、专用性强、绿色环保的精细化工产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药、涂料和染料等传统精细化工产品。加快发展电子化学品、水处理剂、食品添加剂、胶粘剂、造纸化学品、塑料助剂等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推进面向全产业的节能降耗和绿色生产技术,实现物料循环利用和清洁化生产。
  化肥。积极开发中(微)量元素肥料、缓控释肥、生物有机化肥、按配方施肥要求的掺混肥、专用肥料等高端化肥品种。培育发展钾肥产业,适度发展硝基肥料、熔融磷钾肥料等多元肥料品种,推动化肥产品结构优化。加大对磷矿伴生资源氟、硅、碘、镁、稀土、锶、钒、钛、铀等有用元素高效回收利用,建成一批硫铁矿铁资源回收、中低品位磷矿制酸、磷石膏综合利用、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项目。采用型煤、富氧气化、醇烃化、二氧化碳气提法尿素合成工艺,对合成氨、尿素装置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尿素生产技术水平。应用氮肥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固废处理技术,实现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加大硫酸低温位热能回收利用。
  (2)发展路径。
  一是加快石化产业园区化发展。沿长江、汉江建设生态型、科技型化工园区,推进非园区化工项目及企业搬迁入园。二是壮大龙头企业规模。走大型化、集约化、一体化、规模化发展之路。三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改进传统生产工艺,提升装备水平,发展精细化工,化解落后产能,推动从生产初级化工原料向规模化高端产品转变。四是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努力推进资源循环式利用、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绿色生产。
  (3)空间布局。
  依托武汉化工园、宜昌磷化工产业集群、荆门磷化工产业集群、荆门化工产业园、荆州煤化工产业基地、潜江化工产业集群、应城化工产业集群、武穴医药化工产业集群、阳新化工医药产业集群等载体,重点加快石油化工、磷化工、盐化工、煤化工、化肥等领域发展。
  3  建材。
  着力改造水泥、玻璃等优势传统行业,加快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新型墙体材料等建材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石材、陶瓷等资源性行业提档升级,依托无机非金属矿资源培育研发高端新材料产品,发展绿色建材工业。到2020年,建材产业规模达到4500亿元。
  (1)主攻方向。
  水泥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依托湖北省水泥行业龙头企业,坚持结构调整、等量减量淘汰的原则,以二代技术为引领,推动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加大创新力度,重点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开发特种水泥,进一步做强水泥工业。推动水泥行业兼并重组,重点支持水泥骨干企业实施跨区域、跨所有制、跨行业的兼并重组,实现资本、资源、市场向优势骨干企业有效集中,提高全省水泥行业的集中度和综合实力。积极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和预制水泥建筑部品部件,加快推进全省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步伐。
  平板玻璃及玻璃深加工。依托骨干企业,积极推进原片玻璃产业向建筑节能、汽车工业、电子信息等产业延伸。重点发展Low-E玻璃、导电玻璃、微晶玻璃、超白玻璃、高档汽车玻璃以及多功能复合玻璃材料和制品。全面普及浮法玻璃生产线余热发电技术,提升湖北玻璃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国内外市场占有率。
  陶瓷。充分依托陶瓷工业园的区位和集聚优势,积极推广陶瓷工业原材料制备大型自动化连续技术、陶瓷砖减薄技术、低品位资源利用技术、窑炉及喷塔余热利用技术。完善产品结构,丰富抛光砖、仿古砖、全抛釉、瓷片、外墙砖等产品类别。
  新型墙体材料及石材。大力推广应用砂加气高性能自保温精确砌块、烧结性页岩自保温砌块和多孔页岩砖,引导开发高档装饰砖和透水砖。支持墙材企业以建筑垃圾、磷石膏等废弃资源,开发新型墙材产品。石材行业重点推广大板超薄板技术、复合板技术等领先的石材加工工艺,以及石材行业专用的复合金刚石锯片、石材护理产品。
  无机非金属材料。以石墨、云母、磷石膏等资源为依托,围绕节能环保、多功能复合等领域,加大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的研发投入,扩大核级石墨、阻燃保温石墨制品、电工电子云母制品、石膏晶须等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制品的生产,抢占市场份额。为国防军工、机械汽车、石油化工等领域提供优质非金属材料产品。
  (2)发展路径。
  一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加大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的推广,将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置与水泥生产紧密衔接;积极推进磷石膏和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置利用,大力发展建材产业循环经济。二是加快建材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进建材工业与建筑业融合发展,推动建材行业转型发展。三是推进产业兼并重组。积极应用经济、环保、法律等手段化解过剩产能,推进行业兼并重组,规范行业秩序。四是引导企业“走出去”。依托省内水泥、平板玻璃、陶瓷等成套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优势,积极在境外投资建设原材料生产加工基地。
  (3)空间布局。
  依托当阳建筑陶瓷产业集群、麻城石材产业集群、夷陵—当阳石墨产业园、通城云母产业集群、嘉鱼管材产业集群、鄂州工程塑胶管材产业集群、黄冈华夏窑炉产业集群、荆门东宝区森工产业集群、建始建材产业集群、咸宁现代森工产业集群、潜江华中家具产业集群等载体,重点发展陶瓷、石材、森工家具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等产业。依托华新、葛洲坝、亚东等水泥龙头企业,加快全省水泥、预拌混凝土及水泥制品产业的归聚和均衡布局。依托三峡新材、长利玻璃、荆州亿钧等原片玻璃骨干企业,壮大当阳、洪湖、荆州等玻璃产业基地。
  (二)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1  电子信息。
  推进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化、特色化、融合化发展,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把湖北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到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万亿元。
  (1)主攻方向。
  光通信。依托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着力建设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等研发中心,重点发展大尺寸预制棒、特种光纤、光电子芯片、核心器件等光电材料和光器件产品。顺应5G时代光网络快速发展趋势,重点发展光接入系统、超高速率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通信传输设备、激光通信光源等产品,促进光通信产业链向城域网、接入网设备等产业链下游延伸。
  集成电路。以国家存储器基地建设为核心,以国家实施《集成电路产业推进纲要》为契机,依托武汉新芯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重点支持能够提供完整应用解决方案企业发展,培育集成电路设计业龙头企业。积极推动12英寸生产线改造升级、产能扩张、规模发展,兼顾6英寸、8英寸等特色工艺生产线建设,推动芯片制造业做大做强。到2020年形成月产30万片生产规模。围绕光通信、光显示、红外传感、北斗导航等特色优势领域,以整机应用和信息消费需求为牵引,推动整机与芯片联动,开发生产量大面广的特色芯片,重点发展红外气体敏感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磁敏感传感器、电子标签和MEMS传感器等物联网传感器。发展PCB印制电路板,支持黄石创建全国第三大PCB生产基地。
  智能终端。顺应5G产品更新换代趋势,加大LTE、LTE-Advanced技术研发。依托联想Pad生产基地,积极对接最新处理器方案,大力发展平板电脑产品,着力培育新一代智能终端的研发、制造和示范应用。以创建湖北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基地为契机,依托武汉光谷数字家庭研究院等机构,发展网络电视和智能电视等数字家庭终端产品。积极引进可穿戴设备龙头企业,依托硬件产品制造基础,大力发展可穿戴设备产业。
  新型显示。以华星光电第6代低温多晶硅(LTPS)显示面板生产线、天马6代AM-OLED及彩色滤光片(CF)生产线等重大项目作为支撑,提升中小尺寸面板的行业竞争力,推动关键配套产业发展。加快技术研发和突破,不断适应产品更新换代需要,抢占新兴领域。大力发展LED芯片设计制造、外延片生产、封装测试、LED背光源和LED显示屏等。发展TFT-LCD、OLED、LED、激光显示、三维显示、超薄光电玻璃、可折叠面板等重点产品,提升新型显示产业能级,壮大产业规模,建设我国规模最大的高端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研发生产基地。
  软件。加强基础软件核心技术研发,重点支持高可信服务器操作系统、安全桌面操作系统、高可靠高性能的大型通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基础软件的开发应用。面向新型网络应用需求,加快研发新一代搜索引擎、浏览器、智能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云计算平台等核心软件。面向工业企业关键环节,重点扶持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制造执行管理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过程控制系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软件研发。在系统安全方面,加强基于自主密码算法的国产安全芯片、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中间件研发和应用。在网络和边界安全类产品方面,加强对采用内容感知、智能沙箱、异常检测、虚拟化等新技术产品的研发,支持国产芯片的防火墙、入侵检测/防御等产品的创新与应用。支持计算机集群渲染系统、3D动画制作插件及动作捕捉系统、影视制作特效系统、游戏引擎及可复用动漫游戏数据库、游戏移动平台等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发展各类自主可控的嵌入式系统和解决方案,积极探索嵌入式软件技术与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技术深度融合,实现嵌入式系统的智能可靠、网络互联、柔性集成。
  (2)发展路径。
  一是着力突破关键技术。依托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武汉新芯国际级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中心、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加快在光纤接入、激光加工装备、集成电路、数字家庭、物联网、云计算、地球空间信息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二是支持产业创新。支持烽火攻关基地、武汉大学国家软件工程重点试验室等创新基础建设。利用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基金、“核高基”重大专项等重要抓手,支持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对外合作、技术贸易等形式获得新技术,实现创新及产业化突破。三是增强产业本地配套能力。加强产业链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的结合,加快培育一批中小型配套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在本地配套,鼓励本地企业主动为龙头企业配套。四是加快引进和培育骨干龙头企业。鼓励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收购等方式实施产业整合,促进人才、技术和科研资源向龙头企业集中。
  (3)空间布局。
  依托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蔡甸区电子产业集群、国家(宜昌)电子材料产业园、襄阳高新技术开发区、咸宁光谷园、孝感高新技术开发区、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载体,重点加快光通信、集成电路、智能终端、新型显示、软件及信息服务等领域发展。
  2  汽车(含新能源汽车)        。
  继续做大整车产业,做强整车配套,培育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以龙头企业带动中小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和技术改造力度,提升产品附加值。完善汽车产业链,力争在汽车金融、产品售后服务以及废旧汽车回收利用等方面完成产业链延伸。到2020年,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达到8000亿元。
  (1)主攻方向。
  传统轿车。依托武汉、襄阳乘用车生产制造集聚地,着眼市场需求,鼓励发展小排量、低油耗、小型化、轻量化轿车,加快发展高性能SUV,适度发展MPV等大型、高档轿车。依托重点企业研究院、科研院所,进一步强化武汉汽车生产制造实力,提高产品品质,提升品牌竞争力。
  专用车/商用车。推动专用车/商用车差异化、高端化发展,拓宽专用车品种。重点发展应急救援、消防、警务等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矿山专用车、桥梁施工车、道路养护车等工程施工车辆,环卫车、电力维护车等市政作业车辆,快递物流和冷链运输等节能环保车辆,机场以及国防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专用特种车辆。
  传统汽车零部件。集中力量实现由机械类零部件生产向电子类零部件研发、生产的转变,着力围绕汽车动力零部件、控制系统零部件、制动系统零部件、转向系统零部件、底盘附件等中高端汽车零部件体系开展研发、生产,壮大零部件企业规模,发展零部件产业集群,提升核心零部件生产能力。加强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之间的协同生产能力。
  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进一步扩大中小型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规模,围绕整车驱动系统、控制系统进行技术研发和品质提升。增强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的技术改进,电池方面建立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研究实验室,深入研究电池单体及模块设计、生产工艺;电机方面继续推动东风集团与上海大郡等电机系统生产企业的密切合作,不断促进产品技术精细化、产品类型多样化、产业能力扩大化。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同科研机构开展氢燃料电池堆、发动机及关键材料的技术研发。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汽车自主研发创新体系,重点培育较大规模、创新能力强和有品牌影响力的企业,树立品牌效应。建立动力电池回收、处理、再利用体系。
  智能网联汽车。引导汽车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合作,依托已落户武汉开发区的车联网企业,加大车载多媒体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车载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车辆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等车载信息系统的研发力度。引进或研究突破无线充电、车辆智能升级、无人驾驶等技术,鼓励提早布局发展智能网联汽车。
  (2)发展路径。
  一是完善汽车产业配套。依托武汉、随州、襄阳、十堰汽车生产基地,做强做大整车企业,扩大零部件企业招商引资项目,实现区域内配套零部件的自给自足。二是强化产业整体创新能力。重点攻克发动机、动力传动、电机、电池、电控等关键核心零部件,积极研发低碳、环保的汽车材料及先进制作工艺,强化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用。三是优化市场结构。重组兼并小微零部件企业,防止同质低质产品扰乱市场。四是鼓励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健全新能源汽车推广组织体系,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交、市政等领域倡导使用新能源汽车,加快充电设施建设。
  (3)空间布局。
  依托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襄阳高新技术开发区、孝感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襄阳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十堰市商用汽车产业集群、随州市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枣阳市汽车摩擦密封材料产业集群、麻城市汽车配件产业集群、宜昌(猇亭)动力系统集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谷城县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荆州市(公安)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丹江口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等载体,重点加快乘用车、专用车、商用车及新能源车整车制造,机械及电子类关键零部件、车联网以及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等领域发展。
  3  智能制造装备。
  适应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趋势,发挥湖北现有技术优势和产业基础,瞄准国内外市场需求,加快推进智能制造装备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积极拓展应用市场,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到2020年,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提高到2000亿元。
  (1)主攻方向。
  激光。加快高功率半导体泵浦源、特种光纤、光纤功率合束器、高功率激光传输系统、高效冷却系统、控制系统等核心器件的研制和自主创新,形成千瓦级以上输出功率的工业高功率光纤激光器产业。依托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大力发展激光器、激光加工设备、激光应用系统等,构建较为完善的激光产业链,打造全国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促进工业高功率激光器在精密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有机融合。
  高档数控机床。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和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抓紧筹建数控工控创新中心,大力发展高速、精密、数控车床及磨床,大型立、卧式加工中心,复合加工机床,数控专用机床,激光精细加工装备,船舶制造装备。开发数控系统、新型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单元、高精度电主轴及其伺服单元、数控回转工作台、大型交换工作台、数控刀架、新型气动液压件等功能部件,提升大型数控机床、大型薄板冷热连轧及涂镀层成套设备、数控系统等核心产品技术水平。
  工业机器人。加快机器人智能协同系统、基于工业总线技术的可编程控制系统、智能切换定位装置、闭环伺服位置传感装置的自主创新,重点支持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AGV搬运机器人、智能输送成套装备、工业机器人控制器、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及关键部件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加大智能控制与智能机器人的示范应用。
  增材制造(3D打印)。加快3D打印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金属粉末材料的创新与研制,以及3D打印关键部件激光扫描系统及喷印系统的自主创新与研制。积极研发大型工业级3D打印设备、高精密型小型3D打印装备以及桌面型3D打印装备。加快3D技术成果产业化以及应用示范。
  (2)发展路径。
  一是加快引培发展主体,不断完善产业链条。面向产业链关键、薄弱环节,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从基础材料生产、产品研发设计、核心部件制造到智能集成、工业互联网融合等全产业链上的龙头骨干企业,完善本土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二是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加快拓展应用市场。鼓励制造企业与应用企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联合开展智能成套装备首台(套)研发制造和系统集成,突破和创新工艺流程,规范技术标准。在汽车、船舶、电子等优势重点领域开展智能装备应用试点示范,扩大应用市场。
  (3)空间布局。
  依托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襄阳高新技术开发区、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荆门高新技术开发区、宜昌高新技术开发区、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武汉市江夏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黄石(大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宜都市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孝感市电子机械产业集群、鄂州市重型机械制造产业集群等载体,重点支持激光、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3D打印)等领域发展。
  4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
  医药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建设健康湖北的重要保障。增强医药产业创新能力,提高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水平,促进产业向优势企业集中,提升重点骨干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到2020年,力争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1)主攻方向。
  生物制药。优先发展治疗性基因工程药品、单克隆抗体等药物,重点突破高通量的基因克隆表达技术、蛋白质改构和修饰技术、抗体人源化技术、大规模细胞培养与纯化技术等产业化关键技术,鼓励企业开发用于重大疾病和多发性疾病治疗的重组蛋白质多肽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核酸药物等生物技术药物。推进新型生物疫苗的研发,推动关键技术和质量标准升级,提升疫苗产品整体质量和国际竞争力,鼓励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改进提升现有疫苗产品。重点开发和培育对预防、诊断和治疗恶性肿瘤、神经类疾病等重大疾病具有显著效果的药品和新型疫苗。
  化学制药。研究并利用先进的合成技术、新型催化技术、新型高效分离技术以及生物化工合成技术,改进和提高原料药生产工艺。加大力度研发防治重大、多发性疾病的创新药物,临床用量大、专利到期的通用名药新品种,以及严重危害生命健康的罕见病用药、儿童用药。积极发展药物新剂型,大力推广应用化学制剂领域的缓释、控释、速释、靶向释药、透皮和粘膜给药等新技术,重点开发口服速释制剂、控释制剂、鼻腔给药制剂、脂质体等发展较快的药物剂型。
  中成药。坚持继承和创新并重,打造湖北省中成药品牌,大力发展中药新制剂、组分组方中药制剂、天然药物等新品种。实施名优中成药大品种二次开发与培育工程,优先开发有中医药治疗优势的中成药品种。研制开发适合中药制药技术的配套设备,推广应用包括提取、分离、浓缩、纯化、干燥、制剂、包装等在内的组装式自动化生产线,实施中药制药工艺参数在线检测。进一步规范中药材基地建设,加强地道中药材优良品种的选育和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加快稀缺中药材的人工种源繁育。
  高端医疗器械。发展数字化医疗设备及系统、激光类器械。大力发展生化分析及临床检验设备、疫苗培养器械、生物基因检测试剂及器具、X-CT光机、PET-CT、超声诊断仪器、激光治疗仪、无创伤或微创手术器械等新型医疗机械。加强医学影像设备、急救及外科手术设备等需求量大、应用面广的设备研发及产业化。发展心脏瓣膜、心脏起搏器、全降解血管支架、人工关节和脊柱、人工耳蜗等高端植介入产品以及康复辅助器具等中高端产品。积极探索基于中医学理论的医疗器械研发。
  (2)发展路径。
  一是引进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企业。重点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发挥产业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知名医药集团到湖北设厂建立生产基地。发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激光、影像、自动化控制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引入诊断试剂、诊疗仪器设备等相关的大型医疗器械企业,不断提高医疗设备国产化水平。二是支持本土企业壮大规模。支持现有企业延伸产业链,积极抢占全国市场,加快形成本土成长的大型医药企业。三是强化医药人才引进。制定并实施生物医药领域领军人才创业项目的支持政策,在研发资金、办公场所、引进人才安家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和补贴。四是加强互联网技术应用。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医疗设备等技术,提供生命健康管理服务。
  (3)空间布局。
  依托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宜昌医药产业集群、石首楚源医药产业集群、蕲春李时珍医药化工产业集群、天门医药产业集群、黄石(阳新)化工医药产业集群、十堰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武穴医药化工产业集群等载体,重点加快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中成药、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发展。
  5  航空航天。
  培育引进龙头企业,加快推进航空航天技术、装备、系统和关键零部件工艺、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到2020年,航空航天装备产业规模提高到1000亿元。
  (1)主攻方向。
  航空装备。巩固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浮空飞行器等特种飞行器设计与研发在国内的主导优势地位,积极拓展试验、总装集成、试飞等业务。建立水面飞行器、高性能轻型直升飞机、轻型飞机等通用飞机的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体系,推动轻型航空器核心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依托中航工业特飞所,重点发展水上飞机、浮空飞行器等特种飞行器。大力发展固定翼、旋翼、柔翼等各类无人机及地面站和通讯指挥车的自主研发、设计、制造能力,加快无人机产品向多用途高性能领域扩展,大力促进无人机在航空测绘、灾害应急侦察、电力和道路巡线等方面的应用。大力发展飞机维修、客机改货机等业务。完善飞机座椅产业配套并向航空内饰等产业链延伸,巩固航空仪表的技术优势并提高产业化应用水平,推动航空防护救生、空降空投装备等航空生命安全领域技术和产品达到国际水平,促进军用航空救生器材向民用航空、通用航空领域扩展。鼓励发展航空机载电源、电子器件、传感器、惯性器件、多功能显示器、变流器、变压器、蓄电池、照明装置等航空电子设备及元器件,重点发展环控系统、燃油系统、防/除冰系统、液压系统等关键机电系统,积极发展商用飞机客舱系统及各类机载系统,着力突破高集成度通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通用航空飞机座舱线控系统、飞控计算机系统、综合处理与网络系统、光电探测系统、综合惯性导航系统、飞行控制系统等航电系统。大力发展飞机维修、客机改货机等业务。
  航天装备。加快推进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建设,以快舟运载火箭为基础,发展低成本、系列化固体运载火箭,探索研制绿色新型液体运载火箭,面向微小卫星提供廉价快速、响应灵活的商业航天发射服务,形成面向国内外的市场化、商业化航天发射服务能力。通过运载火箭产业的发展,带动航天动力、材料、自动控制系统、伺服系统、通讯、元器件、先进制造等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发展卫星平台及载荷,突破小卫星、微纳卫星、卫星组网等核心技术,发展低轨通信卫星、低轨遥感卫星、导航增强卫星等,建成我国商用卫星研发制造基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加快卫星运营服务、空间数据应用服务、地面设备与用户终端制造、信息综合服务等领域发展。促进卫星在导航定位、测绘遥感、环境减灾、城乡建设、国土资源、水利交通、农业等方面的应用,带动位置服务产品、移动终端装备、芯片、通信、软件等其它产业的发展。开展高分卫星遥感数据应用推广与产业培育,打通空间信息应用产业链。围绕固体火箭发射和商业化卫星在轨运维需求,开展地面发射、测控装备的研发制造,重点加快移动发射装置、地面接收、测控装置、遥测、越野机动等领域发展,形成地面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2)发展路径。
  一是打造新一代航天发射及应用核心产业链。发展运载火箭、卫星、发射服务及应用、地面装备及制造等产业,以及相关配套产业,同时带动和辐射上下游产业。二是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波音、空客以及中航工业、航天科工等国内外龙头企业在鄂布局。三是促进军民结合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军工技术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加快军民结合产业的深度发展,在航空航天各重点领域形成不断延伸的产业链和企业集群,推动军民融合产业深度发展。
  (3)空间布局。
  航空产业着力构建“1-3-5”发展总体格局,着力打造三条航空产业经济带,即鄂北航空产业经济带、鄂南航空产业经济带、鄂东航空产业经济带,沿航空产业经济带规划发展航空研发制造、航空维修、通用航空运营、飞行员培训、飞机托管保养、航空旅游等航空产业经济。重点在武汉、襄阳、宜昌、荆州、黄冈、荆门等地规划建设若干个航空技术与产品研发基地、航空器整机制造基地和航空零部件生产基地。依托武汉天河机场、顺丰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机场、临空经济区等建设一批航空企业总部基地及航空服务综合基地,开展FBO(固定运营基地)、MRO(维护维修检修)、航油航材供应、航空培训、航空应急救援等各种综合性航空服务业务。依托荆门航空产业园,发展重载飞艇、轻型运动飞机等。
  航天产业形成以新洲区阳逻商业航天城为核心,以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武汉院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通用航空及卫星产业园等为支撑,辐射孝感、远安、襄阳及整个武汉城市圈的“一区多园”发展格局。
  6  海洋工程装备。
  发挥湖北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研发和制造优势,推进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高端化、差异化发展。到2020年,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1)主攻方向。
  高技术船舶。依托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等设计院所以及骨干船舶总装企业,打造国家级高技术船舶研制基地。重点发展三用工作船、平台供应船、物探船、工程勘察船、潜水作业支持船、生活支持船(平台)、深海工程作业船、深远海柔性铺管船、深水起重铺管船、基地供应船、多功能半潜工程输船、打桩船、大型起重船等海洋工程辅助船舶;特种公务船、节能环保客滚船、超大型疏浚船、救援打捞船、大型半潜运输船、大型溢油回收船、远洋渔船、海洋科学考察船、海洋资源调查船、江海直达集装箱船、绿色环保型长江宽浅吃水散货运输船等高技术船舶;高级豪华邮轮、游船、游艇系列、高速船系列、普及型游艇系列等高性能特种船舶;逐步实现对现有集装箱船、油船、散货船、化学品船等主流船型的升级换代。加快推动船配企业集聚向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打造国家级高端船用设备研制基地,形成燃气轮机、动力推进、甲板机械、舱室机械、柴油机、水声电子设备等优势配套产业集群,增进船厂与配套企业之间的业务交流,逐步实现与高技术船舶生产企业同步研发、同步生产、同步供货,全面提高配套能力和水平,提升船舶品质。重点发展大型原油运输船液货装卸系统、FPSO原油外输系统、船舶与海工动力定位系统、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燃气轮机、高效能船用低速大功率柴油机、船用低速大功率双燃料发动机、舰船燃气轮机及配套部件、船用轴系产品、船用舵系产品、曲轴、大型螺旋桨、曲轴、全回转舵桨、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及关键设备、喷水推进器、甲板机械与拖带系统、大型原油运输船液货装卸系统、FPSO原油外输系统、综合船桥系统、海洋信息网络安全产品、水下监视防卫系统、水声电子设备、智慧港口装备等船舶配套设备;气化长江LNG终端和LNG存储等LNG系列产品、海上大型LNG运输装备及配套设备、LNG燃料供气系统等船用LNG装备,打造国家级气化长江装备制造中心。围绕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智能制造的实际需求,重点发展全三维设计平台、三维设计异地协同平台、设计制造一体化集成管理、制造车间数字化集成、智能船厂建造物流一体化管控、虚拟仿真平台、智能焊接与涂装装备等的研究与应用、智能工厂信息基础设施、自主安全工业控制设备、智能船厂信息产品、船舶数据服务平台、海洋资源云计算中心。
  海洋工程装备。以建设海洋强国为契机,加快建设国家级海洋工程装备研制基地。巩固发展海洋石油平台工作船、海洋工程船等船型,重点发展海洋牧场平台、经济型自升式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深远海渔业资源开发综合保障平台、海滩储油装备、水下浮体、海上娱乐城系列产品、自升式平台升降锁紧系统、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装备、水下防务系统、水下无人系统集成、大型液压启闭装备、水下阀门、海洋核辐射立体监测平台、海洋起重设备、饱和潜水系统、海底管线监测系统、海上浮动核电装备、海洋钻机、海洋固井设备、海洋修井机、钻头和能源装备研制等海洋工程装备,加速发展海洋工程总集成总承包等高附加值业务,培育海洋工程装备服务产业。
  (2)发展路径。
  一是打造国家级研制基地。以打造国家级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研制基地、促进国内技术领先地位产品做大做强为目标,推进我省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四基地一中心一平台”等重大关键项目建设。二是建设产业联盟。发挥武汉国家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平台优势,推进湖北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联盟建设,建立联合工作机制。三是建设科技孵化器。发挥武汉船舶配套工业园在国内外的影响力,积极推进武汉船舶配套工业园海洋工程装备科技孵化器项目建设,加速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四是推进重点项目产业化进程。以做大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为目标,加快推进优势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产业化进程,促进优势成果转化为优势产品。
  (3)空间布局。
  依托武汉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示范基地,以武汉、荆州、宜昌、黄冈等地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龙头企业及科研院所为载体,重点发展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及船用配套设施。
  7  新材料。
  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形成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产业体系。扶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链合理布局发展。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规模达到4500亿元。
  (1)主攻方向。
  高性能金属材料。巩固湖北冷轧硅钢、高强汽车板、高速重轨、高性能工程结构钢等优势产品地位,重点开发热轧超高强钢和高强薄钢板。重点发展国家重大工程急需的高速铁路车轴钢、航空航天用超高强度钢、核电高温合金等高端特殊钢。重点开发电解铜箔、优质铜线杆、优质铜合金棒材等有色产品,发展特种电线电缆、特种漆包线及各种异型线材、高档家电及电器专用铜板带等高精有色产品。发展钒钛产业和功能焊接材料行业,开发高纯金属钒、三氧化二钒、钒铝合金和钒氮合金等产品;发展特种金属功能焊接材料,开发低氢型气保护药芯焊丝、大线能量气电立焊及硬面堆焊药芯焊丝等特种金属功能焊接材料。
  高端化工新材料。促进新领域精细化工、高端化学品材料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优化品种结构,加快升级换代。大力推进乙烯系高分子材料产业链的发展,重点开发特种工程塑料、特种合成橡胶、聚酯及涤纶纤维等乙烯系列先进高分子材料。发展高性能环氧树脂、弹性树脂等环保型高性能涂料、长效防污涂料、防水材料、高性能润滑油脂等高端化学品新材料。发展无氯法直接合成烷氧基硅烷及硅烷偶联剂等有机硅聚合产品。加快电解用离子交换膜、耐温动力电池隔膜等功能性膜材料膜片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积极开展液体、气体分离膜材料开发、生产及应用工作。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配套的高性能专用新材料、特种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矿物复合材料、摩阻复合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等。充分依靠和利用湿法磷酸装置回收无水氟化氢,深度开发氟橡胶、氟树脂等新型氟基材料,积极开展单质氟、氟化衍生系列产品的深层次开发,在含氟聚合物及制品、氟碳化合物等功能新材料领域突破一批关键专利核心技术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电子信息功能材料。重点发展通信用光电子材料与集成技术、微电子材料、新型电池用能量电子材料等信息新材料。完善新型石英晶体、塑料光纤、浅海光缆等光通信材料产业链。优化发展印制电路板专用化学材料、柔性电路板基材、电子浆料等电子材料产业链。发展砷化镓等半导体材料,石墨、碳素系列保温材料,推动以碳化硅单晶和氮化镓单晶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产业化进程。突破大尺寸硅单晶抛光片、外延片等关键基础材料产业化。积极发展大尺寸玻璃基板、电极浆料、靶材、荧光粉、混合液晶材料等平板显示材料。促进碲镉汞外延薄膜材料、碲锌镉基片材料、红外及紫外光学透波材料、高功率激光晶体材料等传感探测材料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能力提升。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积极开发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壮大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规模,实现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提档升级。重点发展中高档液晶显示玻璃基片、无铅低熔封接玻璃、锗锑硒玻璃、压延微晶玻璃、零膨胀微晶玻璃、激光玻璃、长波红外玻璃等。发展超大尺寸氮化硅陶瓷、烧结碳化硅陶瓷、高频多功能压电陶瓷及超声换能用压电陶瓷。大力开发无铅绿色陶瓷材料、功能型特种陶瓷产品。发展功能型超硬材料和大尺寸高功率光电晶体材料及制品,发展高纯石墨、锂电池用石墨负极材料、核级石墨材料等。开发金刚石用触媒金属粉、超细预合金粉、高锆耐碱玻璃纤维、高性能摩擦材料、无机防火保温材料等一系列高性能产品。
  前沿新材料。积极培育新能源、生态环境、生物高分子和纳米等前沿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硅基太阳能与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太阳能光电转换材料、热电材料等新能源材料。发展燃料电池材料、新型制氢材料、高能储氢材料、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材料、聚合物电池材料等新能源电池材料。优化发展PSM环境友好材料、聚乳酸全降解高分子材料、生物质全降解环保材料等特色环保材料。重点开发高效吸收、吸附、固化、催化转化、汽车尾气净化材料等关键材料及技术。优化完善药物控释材料、靶向给药系统载体材料、仿生材料、氨基酸衍生物、生物芯片等生物高分子材料产业链。重点开发纳米金属软糍材料、陶瓷纳米材料、纳米光学材料等先进纳米新材料。
  (2)发展路径。
  一是发展重点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依托武汉、黄石、宜昌等产业发展集中区域,重视新材料推广应用和市场培育,集中建设新材料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二是坚持创新驱动,促进产学研用结合。鼓励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不断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
  (3)空间布局。
  依托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新洲区钢铁制品产业集群、蔡甸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黄石下陆区铜冶炼及深加工产业集群、荆门市磷化工产业集群、宜昌市磷化工产业集群、荆州市公安县塑料新材产业集群、鄂州市金刚石刀具产业集群等载体,重点加快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前沿新材料等领域发展。
  8  节能环保。
  坚持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加强研发制造向服务拓展,做大做强节能环保产业。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
  (1)主攻方向。
  节能装备及产品。重点开发工业锅炉(窑炉)、高效风机、高效传动系统、余热余压利用等重点领域节能技术和产品。发展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装备,重点研发高效节能电动机、电机系统、节能变压器、高压变频器、电机软启动、电网能量补偿等节能机电装备,以及热流计、照度计、量热仪等节能监测专用设备。大力发展节能汽车、节能建筑材料、节能家电、节能灯具等产品。
  环保治理装备及产品。加快研发和生产工业废水处理回用等水污染治理关键技术和装备。发展烟气脱硫、尾气控制、洁净燃烧技术设备等大气污染治理关键技术和装备。推进中高浓度氨氮处理、木浆碱回收、固体废物焚烧处置、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电机变频软启动节能装备、碳捕捉等技术装备的产业化。加大对多种烟气脱硫、烧结烟气深度脱硫与硫胺制备、污水除氨、新一代可降解生物材料等装备和产品的推广应用。
  资源循环利用。加大资源再生利用产业的规模化,提高脱硫石膏、冶炼废渣、矿山尾矿、矿渣、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积极推进工程机械、机床、电机等旧工业产品再制造。加大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力度,提升水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对燃气、粉尘、粉煤灰等大气污染物的回收利用。加大对工业生产中的余热、余压的回收利用。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在有条件的企业、园区、行业之间探索开展原料互供、资源共享的循环利用模式。
  (2)发展路径。
  一是加快耗能行业产业对标。推进水泥、冶金、有色、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的对标工作,通过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的应用,实现节能降耗,并对行业落后产能关停并转。二是扩大能源管理、清洁生产等试点示范。继续扩大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示范项目,对已申请项目进行绩效评价,积极推广示范项目成功经验,扩大清洁生产技术应用成果。三是依托循环经济园区,积极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依托8个工业循环经济重点园区,加强废旧钢铁加工配送、废旧轮胎及废铅酸电池等综合利用,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范发展。
  (3)空间布局。
  依托武汉市青山区循环经济产业园、鄂州循环经济产业园、云梦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襄阳谷城循环经济工业园、荆门市格林美循环经济产业园、宜昌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以及襄阳市再生资源产业集群,重点加快节能装备及产品、环保治理装备及产品、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发展。
  9  北斗。
  把握北斗系统应用产业化重大机遇期,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以完善产业链建设和培育产业集群为主要途径,支持联盟发展,推动行业应用,加快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芯片研发、终端产品推广等完整的产业链。到2020年,北斗产业规模提高到1000亿元。
  (1)主攻方向。
  北斗芯片。依托北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机构和芯片生产企业,重点突破北斗卫星导航智能芯片的关键技术和芯片研制生产,带动全省数据获取、加工与处理、相关软硬件研发等产业发展,形成面向智慧城市提供智能化服务为主的高端服务业竞争优势。设计研发车载智能芯片、手机智能芯片,研发用于交通、物流、农业、城管、医疗、养老以及土质、水质监测等领域的专业智能芯片,为北斗应用智能终端提供支撑。
  高端接收机及终端产品。加快研制北斗/GPS参考站接收机(双频、三频)、北斗/GPS流动站接收机(单频、双频、三频)、北斗/GPS CORS管理和服务软件系统、北斗/GPS区域增强系统管理和定位服务软件、基于北斗/GPS的定位定向和测姿产品。加速研发并量产集交互式、网络化、智能化功能于一体,融合数字电视、第四代移动通信(TD-LTE)、3D触控操作、音视频播放、智能语音控制等功能的北斗车载智能终端。
  北斗CORS基站。建设全省范围的多层次、多用户实时精密定位服务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开发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智能终端产品,加强在智慧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地理国情普查及监测、基础测绘等方面的深度应用。参与承担覆盖全国、统一运营的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建设,实现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应用产业化,加快形成北斗卫星导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发展路径。
  一是完善北斗产业链。以北斗的片上系统芯片研制为核心,带动数据获取、加工与处理相关软件研发等方面优势的发挥,培育面向信息消费、智能化服务的协同发展产业链,形成核心竞争优势。二是突破芯片设计、制造等关键技术。着力突破北斗卫星导航智能芯片、高精度定位智能终端产品、室内外无缝定位等关键技术,研发地理空间信息可视化、一体化、实时化技术,大数据融合与挖掘、核心业务智能信息系统开发技术。三是积极开拓导航等应用市场。促进基于北斗的智能化服务信息消费市场增长,推动政府部门开放信息资源,在北斗卫星时空基准下实现各类信息的时空关联、整合、开发、应用。
  (3)空间布局。
  依托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北斗科技城、鄂州北斗产业园等载体,重点加快北斗芯片、高端接收机及终端产品、北斗CORS基站等领域发展。
  10  轨道交通装备。
  构建完善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强化零部件、系统、设备与整车之间的有机联系,壮大产业规模,推动轨道交通装备“走出去”。到2020年,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规模提高到600亿元。
  (1)主攻方向。
  车辆制造。大力发展城轨车辆、干线机车、城际列车、动车组装配及制造、铁路救援车等轨道交通车辆与机械设备。以大轴重载货车、快捷货运列车为重点,搭建轨道交通特种车辆研发试验平台,自主研发先进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巩固重型轨道车、电气化铁路施工维修车、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维修车、动力稳定车、高原轨道车、高速铁路接触网作业车等专用轨道车的市场占有率,支持整车企业与核心配套企业加强技术合作,建立技术联盟,实现联合开发、联合试制。
  车载设备与列控系统。建设轨道交通装备配套牵引与网络控制产品研制基地,加大轨道交通智能化、信息化设备和系统的研发力度,巩固车辆控制系统、轨道交通信号及综合监控与运营管理系统软硬件开发等方面技术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重点发展牵引传动、制动控制、列车运行控制等系统。大力发展铁路电子数字线路保护测控装置和视频监控系统、内燃机车(动车)微机控制系统、内燃/电力机车网络控制系统和机车空调逆变电源等机车电控系列产品,提高轨道通信、信号、自动检票、空调、消防报警和排水等系统及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车用关键部件。大力发展车体、转向架、连接装置、受流装置、电气系统等核心零部件,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装备关键零部件的研发能力和成套产品制造能力。鼓励整机企业加快培育本地配套企业,重点提升城轨车辆用三相交流和直流牵引电机组、辅助电机、电气车用牵引变压器、隔离变压器、传感器、弹力补偿装置、盾构机、车用电缆等轨道交通配套设备生产能力。
  (2)发展路径。
  一是加快关键技术研发。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利用各类创新资源突破核心关键技术。二是提升基础零部件和工艺水平。着力提升关键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制造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三是推进智能化升级。推进设计数字化、生产智能化、系统集成化、管理信息化、经营网络化,推动智能化车间(工厂)试点示范。四是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轨道交通行业。创新融资方式,鼓励和引导民资民企进入轨道电缆、智能扳倒装备、车辆在线检测等领域。
  (3)空间布局。
  依托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襄阳高新技术开发区、襄阳经济开发区及武汉市江夏区、黄陂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轨道交通装备基地等载体,重点加快车辆制造、车载设备与列控系统、车用关键部件等领域发展。
  (三)加快生产性服务业能力提升。
  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着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商贸及其他服务业等四大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型服务业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力争“十三五”期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年均增长10%以上,发展质量和结构进一步优化,对制造业的涵养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1  科技服务业。
  依托湖北的智力资源优势,推进研发及成果转化服务能力建设,做强研发检测服务,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内涵式增长。
  (1)主攻方向。
  工业设计服务。完善工业设计发展载体,推动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支持大型工业企业设立互联网型工业设计机构,发展工业设计资源网上共享、网络协同设计、众包设计、虚拟仿真、3D(三维)在线打印等互联网工业设计新技术、新模式。开展工业设计创新示范试点,鼓励开展工业设计相关基础研究,支持工业设计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等方面的研发应用,推动制定设计行业标准。推动制造企业与电商企业开展新产品预售体验、消费行为分析,引导企业优化工业设计。积极申报国家工业设计奖,办好“楚天杯”工业设计大赛,构建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工业设计成果与家具、服装、家电、建材等产业对接。积极支持武汉市打造“工程设计之都”;以襄阳、宜昌、黄石、荆州等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加快建设和培育一批设计服务企业。
  工程和技术研究服务。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应用研究和试验活动,推动重点高校及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产学研合作,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及平台,推动组建一批具有地方产业特色和具备较强竞争力的研发服务机构。发挥研发服务机构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建立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研发服务体系,促进专业研发服务企业发展壮大。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扶持一批专业化的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企业,构建多领域、网络化的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体系。鼓励企业将技术开发部门注册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中心,独立承接研发业务。整合全省资源,以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为契机,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发展创业、创新扶持服务。加快建设技术成果孵化中心,提供科技评估和鉴证服务。打造科技信息交流平台,加强技术咨询服务等。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加快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鼓励不同所有制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加强计量测试、检测技术、检测装备研发等基础能力建设,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和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重点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检验、分析、测试、标准和认证等服务。积极推进社会经营性检验检测机构管办分离、转企改制,组建长江检测认证集团,打造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国内一流检验检测认证品牌。推动国家标准创新基地建设,加强标准化战略和技术标准研究与应用,鼓励科技成果标准市场化,支持标准研发、信息咨询等服务发展,构建湖北技术标准全程服务体系。加强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建设,支持构建完整的产业计量服务体系。
  (2)发展路径。
  一是构建产业技术创新的新型创新载体。为顺应制造业创新体系和创新模式的一系列变革,着眼于全面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组织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依托产业创新联盟的高水平有特色的制造业协同创新网络和平台。推进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骨干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构建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二是完善科技成果孵化载体建设。大力发展创新工厂、创业咖啡等新型孵化器,做大做强众创空间,完善创业孵化服务。引进境外先进创业孵化模式,提升孵化能力,推动创业孵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技术成果转移相结合。三是引进专业咨询服务机构。重点引进创业投资和技术评估、咨询、交易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推进科技服务外包业发展,促进区域内企业与科技服务业融合发展。
  2  信息服务业。
  重点围绕电子商务服务、工业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方面发展信息服务业,形成对制造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1)主攻方向。
  电子商务服务。以建设中部电子商务中心为发展目标,引进和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带动力强的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和电子服务平台,在食品、服装、建材等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一批专业性电子商务平台。推进大中型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促进大宗原材料网上交易、工业产品网上定制、上下游关联企业业务协同发展。引导小微企业依托专业化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开展业务。支持传统商贸企业开展网络零售业务,积极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和服务外包。鼓励数字产品和服务产品开展网络交易。推进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示范园区(基地)、示范企业建设。加快农村电子商务的应用和发展。
  大数据。整合资源建设国家存储器基地,推进关键技术研发。加大对烽火科技、华工科技、天喻信息、达梦数据库、中地数码、光庭科技等企业开发大数据产品的扶持力度,提升对海量复杂数据的搜索、挖掘、分享和深度分析能力。支持第三方大数据平台建设,推动大数据在工业行业管理和经济运行中的跨领域、跨平台应用。开展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发展基于工业大数据分析的工艺提升、智能排产、过程控制优化、能耗优化等智能决策与控制应用。重点在汽车、石化、家电、电子信息等传统行业,开展基于工业大数据的新一代商业智能应用试点,挖掘利用产品、运营和价值链等大数据,实现精准决策、管理与服务。支持和鼓励典型行业骨干企业在工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产品营销及服务等环节的智能决策水平和经营效率。推动企业产品、市场等有关数据的交换、交易和流通,建立经济运行动态监控和预测预警。
  云计算。支持华为、腾讯、联想等企业在武汉开发大数据应用项目。依托地理空间数据库等云计算中心,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积极探索软件服务、平台服务、基础设施服务等各类云计算服务。建设一批高质量的行业云服务平台,加快推进楚天云平台建设,建立湖北大数据交易所、众筹金融交易所等云服务平台。积极探索服务模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依托云平台推动行业数据的集聚、整合和共享,深化大数据与传统生产流通领域的融合发展,推动设计、生产、产品、营销、售后等制造业各环节的云服务应用。大力发展工业数据集成、工艺加工知识库、工业云等应用服务。聚焦汽车、钢铁、石化、重大装备、能源等领域,提高关键核心应用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和信息架构的规划、设计与开发能力,提高应用系统与基础平台的整合能力、信息系统间的综合集成能力,形成智能化、集成化工业软件解决方案。
  移动互联网。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整合资源建设国家存储器基地,推进关键技术研发。依托百纳信息等企业,加快移动电子商务、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手机出版物、气象查询、车辆定位等领域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通信和网络增值服务转型升级,加快下一代互联网和光纤到户建设步伐,积极推进三网融合、4G应用等。支持武汉国家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建设,加快建立空间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做大空间信息服务产业。培育发展基于移动终端的互联网新应用,开发新市场,培育新业态,促进新型业务研发和应用。
  (2)发展路径。
  一是重点培育武汉、襄阳、宜昌等一批大数据中心。加快全省基础信息网络的布局,在全省范围内建设一批省级大数据中心。二是培育骨干企业。引导软硬件企业加强合作,协同开展技术创新和市场运作,合力推进以应用为核心的行业解决方案和技术集成方案的研发与产业化。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加大资源整合力度,通过并购、入股等方式进入新兴市场,培育一体化、集成化创新能力,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转移。引导大型国有企业和政府及事业单位剥离信息技术服务机构,实行公司化运作。三是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网络交易平台。依托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建设一批电商平台和一站式服务平台,将电子商务平台延伸到农村,加快农村电商与城市电商平台的互联互通。四是推动区域协调。支持“一主两副”城市大力发展软件服务业,实现城市功能拓展,形成全省产业多极发展格局。服务智慧湖北建设,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偏远地区设立网点、兴办企业,构建覆盖全省服务网络。
  3  现代物流业。
  推进综合物流体系建设,积极发展专业物流,加强智慧物流建设,将现代物流业打造成为湖北省的竞争新优势。
  (1)主攻方向。
  航运物流。进一步整合武汉、襄阳、宜昌、黄石、黄冈、荆州等港口资源,加快建设运转高效的现代综合物流体系。积极建设区域性交通枢纽,强化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中部地区中转枢纽功能。打造以长江深水码头为核心的多式联运物流综合体,构建公铁水无缝衔接的港口综合集疏运体系。建设钢铁等大宗商品的专业物资交易和集散基地。开辟近洋国际航线,打造国际特色物流,提高进出口货物集散能力。
  临空物流。推进天河机场三期工程、顺丰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机场建设,形成客货运“双引擎”的发展新格局。以顺丰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机场落户鄂州为契机,打造区域物流分发中心,集聚物流企业,共建共享鄂州航空物流设施。建立电子商务配套中心,进一步集聚亚马逊、苏宁云商等知名电商企业,形成完整的“电商-物流”产业链。
  智慧物流。以智慧湖北建设为契机,重点推进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物流产业融合,提升物流配送网络的信息化水平,实现重要物品配送的可追踪管理。积极应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提升对运输、储存、加工、配送等物流环节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实现与上下游企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强化智慧港口建设,打造作业自动化、业务便捷化、决策智能化、服务人性化的港口航运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专业物流。积极发展商业连锁、医药、农产品、危险品等配送物流,促进物流业规范化、规模化。重点推进汽车、石化、高新技术等制造业物流管理与运作水平的提升,通过资源整合和物流业务外包,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的有机融合与联动发展。针对水产品等特殊食品加工产业,发展冷链物流,建立依托专用冷链物流车辆、仓储、中转中心为载体的冷链物流运输体系,保证湖北省水产品的市场通达能力。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逐步形成统一的物流管理运营模式。
  (2)发展路径。
  一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现代物流示范应用,推进物流园区基础设施、货场、交易中心、仓储设施、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二是打造物流信息平台。积极推进物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支持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面向中小企业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三是强化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将物流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湖北省人才建设体系,打造专业物流人才队伍,引进培养物流信息、物流规划、物流经营、国际物流等专业人才。
  4  商贸及其他服务业。
  重点围绕金融服务、商务服务和人力资源服务、设备维修和售后等方面发展商贸及其他服务业,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1)主攻方向。
  金融服务。进一步加快传统金融业发展,培育发展新型金融业态。推动武汉城市圈金融一体化建设,加快信贷市场、票据市场、资金清算、金融信息、产股权市场发展进程。大力建设全国性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和金融外包中心,构建具有较强融资和服务能力的区域性金融体系。加快发展科技金融、民生金融、互联网金融、物流航运金融等新业态,支持武汉民间金融街建设。推动科技金融业务创新,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形成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大力推进融资租赁,推广大型制造设备、施工设备、运输设施、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
  商务服务。按照专业分工、市场运作的原则,完善产业发展战略、勘察设计、工程咨询、风险评估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市场调查、咨询评估、会展、产权交易、会计、税务、司法中介等商务服务业,推进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加快推进无形资产、知识产权评估服务。大力推动商务咨询服务国际化发展。鼓励商务咨询服务企业联合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商务咨询服务企业,创建一批公信力强、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商务服务品牌。
  人力资源服务。建立健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重点培育一批多元化、多层次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集群和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集群,鼓励发展专业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小微型人力资源服务业。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等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加强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建设,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与移动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开放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市场准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政府购买人力资源公共服务的政策、制度和机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健全人力资源服务业外商投资管理体制。
  机械设备修理和售后服务。以湖北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为重点,逐步完善产品设备的安装调试、以旧换新、远程检测诊断、运营维护、技术支持等售后服务,以及设备监理、维护、修理和运行等全生命周期服务。
  (2)发展路径。
  一是加快建立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良好氛围。通过政府投资基金,引导金融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投资力度,鼓励大企业发展金融业务,集聚资本对关键领域进行攻关。二是建立荆楚商贸服务平台,提升商贸服务水平。整合现有的企业贸易服务机构和平台,通过信息平台集中资源,提供知识产权、会计、税务、咨询、评估、会展等商贸服务。
  六、重大工程
  (一)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程。
  推进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创新,深化两化融合,高起点实施一批智能制造国家级、省级试点示范工程,推进软硬一体、网络互联、平台支撑、数据驱动、应用示范“五位一体”的融合创新。在电子信息、汽车、船舶等重点行业选择一批企业进行试点,大力推进数字化工厂,推进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实现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对于传统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产业领域,加大系统集成,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对制造业的带动力;支持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开发一批智能产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装置并实现产业化。到2020年,在全省传统优势产业和重点发展领域中选出50个项目纳入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程,力争试点示范项目的产品研制周期缩短40%,运营成本降低30%,生产效率提高3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20%,能源利用率提高5%。努力将湖北打造成为国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智能制造示范区。
  (二)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
  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技资源丰富、创新成果突出、产业化能力强、企业密集的市州,聚焦光电子、海洋装备、智能装备等重点领域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湖北(武汉)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同时建设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研究制定与创新中心配套的协同创新机制、成果转化机制,通过市场、行政等多元化手段,整合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智库、投资机构、孵化器等创新资源。努力把创新中心打造成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载体、协同创新的组织者、创新成果的转化平台和多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成为推进湖北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引擎。到2020年,在光电子、汽车、船舶等领域形成1-2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0家左右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通过整合并激活全省创新资源,将湖北打造成为全国制造业创新示范区。
  (三)工业强基工程。
  加强优势产业领域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的技术攻关。选取湖北省具有优势的光电子器件、工业机器人、汽车轮毂轴承以及发动机、冶金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纳米材料等领域开展强基工程,增加项目储备。依托省内重点实验室,搭建国家级“四基”产业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平台。到2020年,基础制造工艺水平全面提升,机械基础件的可靠性、性能一致性和稳定性显著提升。突破一批关键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的核心技术和产业化技术。实现40%以上的关键基础材料和核心零部件(元器件)自主化、工程化、产业化。
  (四)企业精细化管理推广工程。
  加强精细化管理,引入先进管理模式,积极推广精益制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在汽车、冶金、光纤通信、装备等重点行业,鼓励企业加快采用先进管理制度和先进标准。在全省规模以上企业中,推广全面质量管理、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加强产品质量信息的采集、追踪、分析和处理,提高企业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定期组织评选长江质量奖。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方式,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到2020年,通过国家质量管理标准认证企业数量超过20000家,企业废品率明显降低,效率显著提升。
  (五)服务型制造示范工程。
  选择船舶、航空航天、纺织服装、家具等特定行业推行服务型制造,探索定制化生产模式。引导钢铁、装备等行业领军企业承接大型工程项目,开展从单纯提供产品向提供设计、制造、安装及运维服务等一体化服务转变。研究出台制造业电子商务行动方案,大力推进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加强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建设制造业大数据、云计算平台,将资金、信息、物流、服务等数据集成,协助企业通过平台随时获取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实现产品需求和网络化制造资源的无缝对接。到2020年,在船舶、航空航天、纺织服装、家具、电子等行业开展服务型制造的企业达到1000家。
  (六)制造业国际化工程。
  推动龙头企业国际化,支持企业建立海外生产加工基地,在汽车、冶金、装备、信息产业等领域,培育跨国企业集团。依托光纤通信、汽车等行业优势,积极承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性贸易博览会及国际会议,打造省内制造业企业交流的国际平台。依托湖北省产业集聚区和沿江产业带,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出口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省级制造业出口创新示范区。到2020年,培育8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建设国家级制造业出口创新示范基地2个,省级示范区5个,每年承办3次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制造业博览会。
  (七)清洁生产示范工程。
  在全省工业领域推广采用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加快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大幅削减工业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支持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园区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与评价,提高工业清洁生产水平。到2020年,选取100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试点工作,试点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15年末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5%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5%。
  (八)市场主体培育工程。
  以创新为动力加速本地市场主体做大做强,鼓励汽车、冶金、电子等优势行业企业提质增效,提升大型企业集团竞争力。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引入先进管理和考核机制,塑造发展新主体。发挥产业园区市场主体培养功能,充分利用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高新技术园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等产业聚集区,加速新兴产业市场主体培育。搭建服务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服务平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营造创业、创新环境,完善资金、人才、技术、审批等方面优惠政策。到2020年,培育8-1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九)企业家培育工程。
  继续实施省“123”企业家培育计划,每年选拔一批45岁以下、思想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企业家进行重点培育和跟踪服务,创新培养模式,丰富培训内容,加强交流合作,提高培训质量。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计划、职业经理人培养计划,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积极培养急需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实施“金蓝领”开发工程和“楚天名匠”培育工程。加快湖北省创新创业团队建设,切实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发挥企业家协会、产业行业组织培训企业家的作用。努力营造企业家培养环境,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突出高端化,加大人才投入力度,整合人才引进、奖励制度、服务平台等资源,落实更加开放、宽松、宽容的人才培养集成政策。到2020年,培养领军型企业家100名,培养职业经理人5000名。
  (十)品牌提升工程。
  以《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确定的十大重点领域和食品、工业消费品行业为重点,实施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聚集区)企业品牌精准培育。研究制定产业集群(聚集区)内企业品牌培育规划,督促落实品牌培育各项工作任务。指导聚集区内企业健全完善品牌管理体系,制定商标注册和培育规划,引导企业开展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助力开拓海外市场;组织有关专家深入企业,讲授品牌战略和品牌培育等相关课程,支持鼓励创建驰名、著名商标。

因上传字数限制,完整版  湖北省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请点击http://gkml.hubei.gov.cn/auto5472/auto5473/201610/t20161010_904095.html查看!
Copyright © 2012-2024 湖北省模具工业协会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鄂ICP备2024083647号-1  技术支持:武汉珞珈学子  
地址:武汉市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大楼西楼  邮编:430074  联系方式:13720265939  027-87543490  业务咨询  

湖北省模具工业协会微信公众号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2544号